【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典型案例征集展示】天津市蓟州区文昌街道:小小“居民说事坊” “说”出社区大变样_黑龙江省信访局

【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典型案例征集展示】天津市蓟州区文昌街道:小小“居民说事坊” “说”出社区大变样

2023-11-02 09:53:21  浏览:6327  作者:宣教处

文昌街道是天津市蓟州区唯一一个街道,辖区面积20.14平方公里,下辖31个社区。辖区面积大、辐射范围广、人口基数大,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多,如何解决好老百姓的操心事、烦心事、揪心事,切实服务好辖区老百姓,一直是文昌街道党政领导的心头事。近年来,文昌街道坚持源头治理、源头预防、源头化解,创建了服务辖区群众的特色平台“居民说事坊”,听民声、纾民困,把居民的“急难愁盼”问题解决在当地,实现了小事不出社区、大事不出街道,矛盾不上交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知屋漏者在宇下,听民声者到坊中

曲院风荷社区设立“居民说事坊”,一桌一凳搭起了党群干群连心桥

曲院风荷社区是文昌街道所辖31个社区之一,优雅复古的徽派建筑是这个社区的独有特色。但21号楼、25号楼的停水问题成了居民群众和社区最头痛的问题。由一开始的偶尔停水到后来的“一天停水三次”,虽然社区做了很多工作,但水管破损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,非彻底更换不能解决。长期的民生问题耗尽了居民群众的耐心,也让曲院风荷社区12345热线投诉量和居民不满意工单越来越多。

 

为尽快收集居民诉求,曲院风荷社区党委将办公桌搬到了21号楼和25号楼之间的凉亭中,设立了临时接待处,专门受理两个楼栋居民关于停水的问题。最终,在街道社区的协调和共建单位的积极努力下,破损的管网得以全部更换,彻底解决了停水问题。社区党委和居民群众都切身体会到了这种用一张桌子、坐一条板凳“面对面”交流的好处,共同为这个临时接待处命名“居民说事坊”,由网格员任“坊长”,社区党委组织参与此次问题协调的居民群众组建了第一批“倾听协调团队”。

【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典型案例征集展示】天津市蓟州区文昌街道:小小“居民说事坊” “说”出社区大变样 

2021年7月,“居民说事坊”正式挂牌启动,党建红在徽派建筑的映衬下熠熠生辉,照得党员干部干劲十足、居民群众心头火热。曲院风荷社区以社区党组织为“大党委”整合各类资源,以“居民说事坊”为“五官”收集居民所思所盼所求,以共建、联建、志愿服务、居民自治为四肢擎起民生、民意,形成党建共同体+居民说事坊的“坊连体”共驻共建机制,基本实现“小事不出社区,大事不出‘党建共同体’”,矛盾不上交,为社区治理服务精准化精细化赋予新的动能。

小事随时说,大事集中说,难事重点说

居民说事坊”经验得到推广和发展,成为文昌街社区治理的特色名片

为全面推广“居民说事坊”的成功经验,文昌街道于2022年印发了《关于在辖区全域打造“居民说事坊”的实施方案》,组织各社区将办公桌搬到居民楼下,按照一个场地、一个标识牌、一面公示墙、一名“坊长”等“九个一”进行“居民说事坊”标准化建设,以便于居民参与为出发点和落脚点,将社区内闲置房屋、休闲广场、绿化长廊、楼栋间等公共空间变为居民说事坊、说事广场、说事园地,小事随时说,大事集中说,难事重点说,将曲院风荷社区治理经验向辖区推广,建立更多特色“居民说事坊”,切实将“居民说事坊”打造成为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蓟州版。

【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典型案例征集展示】天津市蓟州区文昌街道:小小“居民说事坊” “说”出社区大变样 

 

东风里三段的刘大爷,之前可是“民生热线专业户”,家里的事、小区的事,大事小事,有事就打民生热线,一年至少打几十次。东风里社区从实际出发,打造了“居民说事坊”之“红色议事厅”,“聘请”刘大爷担任了倾听协调队长,并为老人家颁发了聘任证书和工作证明。刘大爷很快就进入角色,通过他的“金嘴子”,协调解决了老旧太阳能拆除、房顶漏水、疏通下水管道、污水管网维修、居民纠纷等多件民情杂事,他也由“民生热线专业户”变成了社情民意的“前哨”。

 

龙港社区根据老旧小区数量较多、人口基数大、人员构成复杂、居民矛盾频发的实际情况,以增强社区基层服务治理能力,解决群众身边揪心事、烦心事为出发点,创建了“居民说事坊”之“红蓝管家”,依托社区“红管家”“蓝管家”两支队伍,探索“党建+法治”工作双融合模式。鑫海苑小区的老张和老李之前是一起做买卖的合作伙伴,因为生意经营不善而分道扬镳。但是老张欠老李的5000元钱却一直未还,一拖就是七年,两人也从“老伙计”变成了“老冤家”。龙港社区的“红蓝管家”在主动了解群众矛盾过程中发现了这件事,上门邀请老张和老李到“居民说事坊”中做客,“红管家”从感情方面切入,“蓝管家”从法律层面解答,双管齐下化解老张和老李的“陈年旧账”,两人当面把话说开了,一笑泯恩仇,各退一步,老李给老张减免200元钱,老张当场转账4800元钱给老王。

【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典型案例征集展示】天津市蓟州区文昌街道:小小“居民说事坊” “说”出社区大变样 

在不断的推广和发展中,文昌街道已经成功打造了“居民说事坊”之曲院风荷“党建共同体”、花园里二段“石桌板凳汇”、东风里三段“红色议事厅”、龙岗社区“红蓝管家”、武定新区“银杏树下话幸福”等特色品牌,“居民说事坊”已被文昌街道打造成精准治理社区、精细服务群众的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蓟州版。

 

居民有需求,社区有服务

文昌街道以“居民说事坊”为依托,为建设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典范城市赋能

 

文昌街道秉持“居民有需求、社区有服务”原则,主动进位,从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入手,结合蓟州区党建品牌“初心印蓟”活动,聚焦党建、治理、服务三项主责主业,将理论宣讲、创文创卫、网格化管理等各项利民惠民的工作融入“居民说事坊”,实现了“宣传引领在坊中、收集民意在坊中、解决民急在坊中、入列轮值在坊中、民娱活动在坊中、新时代文明实践在坊中、初心印蓟在坊中”,七在“坊”中彻底打通了服务群众“最后一米”,实现了党群心贴心、政民零距离。

【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典型案例征集展示】天津市蓟州区文昌街道:小小“居民说事坊” “说”出社区大变样 

 

小小“居民说事坊”,“说”出社区大变样。一桌一凳搭起党群干群连心桥,倾心尽力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,不断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、安全感和幸福感,成为文昌街社区治理的特色名片。



评论区

共 0 条评论
  •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,赶紧来抢沙发吧~

【随机内容】

返回顶部